本文目录一览:
白茶是从哪一年开始压饼的?
白茶开始压饼,是2008年到2009年之间的事情,而且是从普洱茶借鉴过来的。白茶压饼,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,对茶叶本身的品质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,反倒是处理不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。同等重量、不同等级白茶的体积,如果换算成一定比例大概是——白毫银针:白牡丹:寿眉之比为1:5:3。
白茶开始压饼始于2008年至2009年间,是从普洱茶衍生出来的。干燥的天气,压出来的白茶饼,干爽清爽,容易烘干。潮湿天气压出来的白茶饼,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,相比之下更难烘干,要将它烘得干透,不能加高火温,只能延长烘干时间。烘干的时间长了,养分就会加速散失。所以农历7月前一般是不压饼的。
关于福鼎白茶压饼的起源时间,有学者认为可能始于明代末年。据《福建地方志》记载:“明末清初,福鼎大湖、上周、佳阳、点头、白琳等地百姓开始以压制白茶饼为业,其后向浙南一带发展。” 这一记载说明,在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期间,福鼎白茶的压饼工艺已经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。
白茶是散的好还是压饼的好?
从口感上来说,散装白茶比压饼更加柔和,更适合慢慢品味;而压饼是经过压制、成形的,相对来说口感更加浓郁,适合想要快速沏茶享受浓郁口感的人。另外,白茶压饼容易保存,不易碎裂,方便携带,而散装白茶则需要比较小心地保存,避免受潮霉变。因此,选择白茶压饼或散装要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来决定。
白茶饼和散白茶各有其独特的优点,选择哪一种更好取决于个人的口感偏好、存储条件、饮用习惯以及审美喜好。首先,从形态上来看,白茶饼是经过压制成饼状的白茶,而散白茶则是未经压制的自然散茶状态。这种形态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保存、口感和冲泡方式上的不同。
首先,从储存方式对白茶品质的影响来看,压饼和散装各有利弊。压饼储存的优点包括:一是便于运输和储存,压饼后的茶叶体积小,节省了空间,便于运输;二是保持茶叶完整性,压饼过程能确保茶叶条索完整,体现白茶的独特形态;三是有助于茶叶陈化,压饼储存有利于茶叶均匀发酵,改善口感。
为什么说白茶“好茶不压饼”?拼配茶是做假茶?
因为散茶是自然萎凋,而饼茶要经过蒸软件、压型、烘干程序,叶片受到挤压,细胞壁破损受茶叶溢出,并附着在茶叶表面。
尽管拼配是一门技术,且要求极高,例如立顿的茶叶拼配师需经过长期训练,但国内的拼配茶品质参差不齐,往往源自非专业拼配,导致品质不稳定。在茶叶行业中,拼配被视为一门独立的课程,专业的大厂则需要跨部门协作,如茶叶加工、茶园管理和审评等。
首先,原料掺假是常见手法。非福鼎产区的白茶,如建阳或云南月光白,通过拼配冒充福鼎白茶,由于外观相似,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。即使是福鼎本地,不同品种的茶树和工艺也会被混淆,让辨别变得困难。其次,非核心产区的原料质量差异明显。
因为老白茶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模仿普洱茶的工艺进行压饼,所以部分商家也会仿照普洱茶拼配的手法,用一些老白茶和白茶的新茶掺在一起,然后当成老白茶去出售。主要就是“借鉴”普洱茶压饼的撒面手法,将新茶作为茶芯,然后在新茶的表面撒上一层老白茶,再压成饼。